杏子铺镇:“屋场会+” 织密基层治理“红纽带”
2025-11-04 14:44:41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娟 |          浏览量:6188

新双峰客户端11月4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烈士墓的路修通了,老人吃饭的难题有人管,这会开得真贴心!”11月上旬,在杏子铺镇双源村的农家屋场里,村民曾大姐的话音刚落,便引来围坐群众的阵阵附和。今年以来,杏子铺镇以“红色底蕴+民生需求”为抓手,创新推行“屋场会+”工作机制,让党员干部沉到群众身边,把服务办进百姓心坎,用“小会议”撬动“大治理”。

“屋场会+红色宣讲” 让政策有温度

“陈武卫同志守墓20年,爬破的鞋子堆成半箱,这就是‘退伍不褪色’的模样!”在杏子铺镇泉坝村李长生的屋场会上,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胡洪福举着老照片,将本地退役军人的护陵故事融入政策宣讲。为打破“会议室宣讲”的刻板模式,杏子铺镇把政策课堂搬到屋场田埂。干部们用“家常话”解读自建房安全、乡村振兴等政策,更依托镇内13座烈士墓的红色资源,让烈士事迹、身边榜样成为政策宣讲的“活教材”。针对禁毒、反电诈等重点工作,镇里还请来民警、教师现场答疑,用本地案例敲响安全警钟。截至目前,全镇110场“屋场宣讲+红色课堂”覆盖群众8900余人次,政策知晓率超95%,“学先烈、帮邻里”的理念在乡村扎根。

“圆桌议事” 让诉求有回应

“黄桃园的路下雨太滑,能修台阶吗?”“公路边的茅草该清了!”溪口村的屋场会上,没有主席台,镇村干部和村民围坐石桌,你一言我一语摆“难题”。这种平等开放的“圆桌议事”,成了群众诉求的“直通车”。

为让议事更精准,“片、组、邻”三长提前走家串户摸需求,把“群众想问的”变成“会议要议的”。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延——烈士墓台阶修缮诉求提出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当天就协调材料;涉及多部门的,现场定牵头人、定方案,留守老人“暖心关怀”工程便由镇民政所联合村“两委”推进。截至目前,全镇通过屋场会收集意见380余条,化解邻里纠纷65起,“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成了常态。

“清单交办” 让实事有落地

“品端村水渠堵塞,6天清淤完成;龙返村教学楼漏雨,5天维修到位……”镇政府的“屋场会实事台账”上,每笔“民生账”都记得明明白白,责任人、时限、结果一目了然。为避免“会上热闹、会后落空”,该镇建立“收集—梳理—交办—反馈—回访”闭环机制。

村社能办的“马上办”,镇级需协调的“牵头办”,办理结果还要在下次屋场会公示“交账”。今年以来,该机制已推动解决烈士墓标识完善、村组道路硬化等民生实事180余件。针对群众“红色教育常抓”的需求,镇里更把屋场会开到烈士墓前,组织党员、学生听护陵故事,让红色基因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

如今,杏子铺镇的“屋场会+”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深化机制内涵,推动屋场会与烈士墓守护、“护苗爱心会”助学等特色工作融合,打造“红色屋场治理”品牌,让基层治理既有“红色厚度”,更有“民生温度”,走出一条群众满意的治理之路。

一审:李娟

二审:王宏毅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热点专题
时政要闻
精彩推荐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