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系列报道⑦:厚植沃土唱“兴”歌
2021-10-25 09:09:03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戴戈 | 作者:记者 龚雅丽 通讯员 刘义凡 谭贡献 王敏 乃继辉          浏览量:9630

厚植沃土唱“兴”歌

——双峰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双峰县永丰街道风江村村民在晾晒辣椒。 乃继辉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龚雅丽

通讯员 刘义凡 谭贡献 王敏

村容整洁、产业兴旺……走进双峰县梓门桥镇黄马洲村,道路宽敞平坦,设施整齐有序,青瓦白墙,绿树繁花,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广场休闲娱乐,一幅“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眼前。

“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加大投入力度,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年创建13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县委书记彭石清的话语铿锵有力,为双峰县乡村振兴谋划美好蓝图。

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双峰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壮大乡村产业、建强村(社区)人才队伍和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再下一番“绣花”功夫,确保乡村振兴取得实效、见到真章。

村美人富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振兴乡村,产业先行。双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9月14日,双峰县梓门桥镇黄马洲村12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脱贫户彭卫正在对红心脐橙进行抗旱培育工作。“在这里工作不仅有收入,基地还免费发放种苗给我们,6亩脐橙地去年卖了4万多元。”彭卫乐呵道。

该基地属于双峰县梓门桥金泉红心橙开发有限公司,公司现已建成种植基地2600余亩,其中红心脐橙1600余亩、四季果园200亩,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村企共建利益联结机制,绑定脱贫人口5418人,委托帮扶4418人。“在保证就业的同时,我们又建冷库,延长产品销售期。”老板易满全介绍,下一步将建民宿,让游客可看、可吃、可住。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特色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双峰强化政府引导,在发展“一乡一业”产业基地的同时,把田区变景区,把资金变股金,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同时,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各镇具体情况,以种养合作社、龙头公司为媒介,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双峰一批“可看、可吃、可玩、可体验、可带走”的乡村农旅产业基地闪亮“出圈”。

建设精细农业先行区。按照发展精细农业的定位,精细管理、精耕细作,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发展优质稻、油茶林、中药材、蛋白桑等特色产业,重振“永丰辣酱”百年品牌,推动农业向精细、绿色、生态、品牌化提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创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之基。

加快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双峰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年产值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家以上,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创建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和观光农业示范点,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康养,建好竹产业加工园。

固本强基

不拘一格选拔基层人才

基层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灵魂。

“我们村与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仅一河之隔,大力挖掘湘军元素,建立湘军文化园,将石林村打造成曾国藩故居的后花园。”9月14日,双峰县荷叶镇石林村村支书、村主任王伟林指着正在建设中的湘军文化园介绍道。

王伟林是一名90后,之前在娄底做建材生意,2017年因为老支书“村里起步了,需要年轻人接力”一句话,毅然放弃自己的生意,回乡当选村支书,扛起建设家乡的重担。“要想建设家乡,需要有年轻力量的加入,今年换届选举,村支“两委”中90后占一半,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王伟林说。

为增加村书记队伍的“源头活水”,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双峰通过“内培”与“回引”,开辟能人回归“绿色通道”,让有资金、有项目、有威信和组织能力强的在外能人回村任职;选派机关年轻后备干部、“退二线”干部、退休干部,到薄弱后进村和特色田园乡村担任书记或“第一书记”,不拘一格把符合条件的农村“带头人”选出来、用起来。

今年换届当选的村(社区)“两委”成员中有本土致富能力、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或退休公职人员等高素质人才合计1817人,占比64.6%;配备35岁以下村干部574人,村(社区)“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6岁,整体年龄比上届下降了5.7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有383人,达到73%,比换届前提高22个百分点。除下派干部和退休公职人员担任书记外,518个村(社区)实现了“一肩挑”,占比98.9%。

党建引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落实党的政治领导、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稻谷收了吗?谨防电信诈骗啊!”9月14日,晚饭过后,67岁的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微网格长彭国财像往常一样,依次到自己负责的10户家庭中“巡逻”。“这活可以服务大家,还能增进邻里感情,挺好。”彭国财说。

长来村共有人口568户,党员54名,人口分成48个微网格,每一名党员联系10户,并在家门口“亮明身份”,让群众知道自己身边的微网格长,村里大小事按照微网格—村民小组—大网格等三级模式进行管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双峰县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创新推出“党员网格三微工作法”,党员担任微网格长,将其身边5至20户村民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微网格,微网格长和网格中的党员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基层治理,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文明新风。党员微网格将每家每户串起来,开展微管理,实施微服务,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同时,双峰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和基层党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治理显身手”实践活动。党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工作实际,加入村(社区)服务小分队,参与坐班值守,开展小分队服务等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帮助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帮群众解决难题……小到信息采集,大到脱贫致富、政策宣传,都有微网格长的身影。目前,双峰县3万名党员用微网格串联起全县90万人口。

【感 言】

党建助力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既要农业兴,更要百业兴。双峰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家庭农庄、乡村旅游、特色观光、生活体验等新型业态,打造一批“可看、可吃、可玩、可体验、可带走”的乡村农旅产业基地。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雁”。双峰县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挑选本土致富能力、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推动基层组织队伍向高学历、年轻化发展。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乡村振兴尤其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双峰创新推出“党员网格三微工作法”,全县3万名党员齐发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热点专题
时政要闻
精彩推荐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