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以下知识请收藏!
一、地震如何应对?
在家中: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可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公共场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面人的距离。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被困废墟: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节省体力,用敲击方法呼救,注意外面动静,伺机呼救。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洪水
有什么征兆?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般的水声。
如何应对?
1、洪水来临时:如时间充裕,应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塑料桶、篮球、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2、落水自救:不要慌张,尽量让身体漂浮在水面,头部浮出水面,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
如不会游泳,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
如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车内进水,车门打不开时,不要砸前挡风玻璃,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如车窗打不碎,就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
三、雷电如何应对?
室内防雷:关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不要靠近、触摸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尽可能关闭或不使用各类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并拔掉电源插头;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室外防雷:找地势低的地方蹲下,双脚并拢,手放在膝上,身向前屈;远离树木、电线杆等尖耸孤立的物体;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
车内防雷:不要将车停在空旷的空地或是高地上,或是树下、高大的烟囱下;收回汽车天线,关掉发动机引擎和收音机等设备不要轻易下车,关好车门车窗。
四、火灾
如何预防:安全用火用电,不乱拉乱接电线;不在楼梯间 阳台堆放杂物,堵塞疏散通道。
如何应对?
公共场所:拨打119报警,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高层建筑:当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堵时,不要强行下逃,可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如被困呼救无效,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引起别人注意。
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汽车失火,应马上让司机停车熄火,从车门或用救生锤等工具砸开车窗逃生,并迅速拨打119。
责编:江铁桥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香港各界以多种形式与市民欢庆回归 共享喜悦
《你好,香港》 邓炳强:只要国家需要 我义不容辞
重磅推荐丨25载,我们守卫香江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北京篇: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每日一习话】共产党就是追求人民的幸福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喜庆气氛洋溢香港街头
金色相框丨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系列活动
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北京篇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