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峰评论 | 让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绽放绚丽光彩
2022-12-19 16:04:22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娟 |          浏览量:43456

​新双峰评论员 邓紫瑶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改造自然社会的智慧结晶,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基因。目前,我国已有太极拳、二十四节气、京剧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中华文明智慧的荟萃,也是中华民族在沧桑历史巨变中步步走来的深厚积淀,是弥足珍贵的“国家瑰宝”,更是面向世界的“中国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从印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等部门规章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再到全面开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一系列重大部署、务实举措,让非遗文化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十年来,我国共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5万余场次,海内外民众走近非遗、体验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让“非遗热”持续升温,新时代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在中华传统非遗文化受到广泛认可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任何一种非遗的诞生与发扬并非凭空而来,必须从时代风貌和生活万千中寻得传承与创新的交互点。一方面,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依托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手段,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更多的群众近距离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起文化自信的自觉和传承保护的主动,在入脑入心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通过媒体活动、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互鉴,助力非遗文化“活起来”“走出去”,在讲好中国“非遗”故事的同时,让世界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的今与昔,用璀璨的文明之光照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为文化强国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让我们将多彩非遗薪火相传,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共享保护发展成果,中华传统非遗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热点专题
时政要闻
精彩推荐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