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的一个下午,太阳渐渐西沉,天边飘过来朵朵晚霞,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溪口水库的波涛拍打着堤岸,传来一阵阵的低吟。
万双全老人在屋前晒着太阳,身上穿着厚厚的冬衣,虽未到冬时,但由于他93岁高龄了,身体多病,气血衰弱,总想借取阳光来暖暖身子。
老人面呈古铜色,胡子拉碴的,也不见修剪,脸上布满的皱纹如同山沟纵横。说话时嘴巴有些颤动。
老伴也是87岁高龄了,外表看起来很健康,其实也是疾病缠身,常常因冠心病折磨得她痛苦不已。
我们去杏子铺镇双溪村看望老人时,村长万明海正在那里与老人聊天。听说杏子铺镇仅剩一个健在的抗战老兵,我们便仰慕而来。
老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得很高兴,他急忙呼唤在里屋的老伴给我们泡茶搬凳。当我们想看看他的功勋章时,他脸上的皱纹里填满了笑容。他非常珍惜这份荣誉,非常感谢人民政府对他的关心。
他颤悠悠的翻寻着功勋章捧给我们看的时候,脸上一扫先前的憔悴,现出久违的自得,我们能捕捉到他笑在眼角里的一丝骄傲。
老人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功勋章,然后又把他挂在胸前。功勋章的金光映衬着他的脸,他脸上荡漾着笑容,显得年青许多。
听他老伴说,他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打开柜子门,把功勋章抚摸许久,也许是回味他的蹉跎岁月。
1944年11月,正在田里干活的万双全,被国民党抓了壮丁。那时已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被日本鬼子追赶着跑到湘西。战场吃紧,烽火告急。万双全没有经过新兵集训,就直接编入了作战部队。他们在湘乡县谷水集合后,就随部队来到了安化县洋溪镇。后来转战新化后,分配在机枪连。
他记得在1945年春季,他们部队在开进时,遭到日本鬼子的围剿。战斗整整打了两个星期,他们的两个师死伤很多,山头上硝烟滚滚,尸体横陈,血流成河。他仍然记得他们30多人的排,只留下了12个活人,其他都壮烈牺牲。
当时那个对他关心照顾的陈排长,在山头上抱着机枪冲向日本鬼子,最后被敌人打得肠子流下来的场景,至今仍然索绕在他的记忆里,一辈子都未能忘记。
1945年11月,日本鬼子投降后,他们的部队驻守在长沙。本想胜利后就可回家种田了,不料国共爆发内战,打破了他解甲归田的愿望,他只得留在部队。他分配在127师通信连。
这支部队属宋希濂兵团,由于宋希濂也是本地老乡,部队故友多,他碍于情面,只得跟随宋希濂大军向川西逃窜。
当他看到国民党越来越不得人心时,当他越来越远离家乡时,他便决心逃离国民党部队。1948年9月,他在部队向四川连宾开进时,在重庆偷偷逃车溜走,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才回到双溪村老家。
湖南在程潜将军领导下,于1949年和平解放。双溪村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土地革命、清匪反霸运动。
万双全于1952年积极投身运动,组织贫下中农开展斗地主分田地的工作。
由于工作积极,1954年顺利加入党组织,先后担任互助组组长、初级社、高级社主任。1956年担任泥溪村党支部书记,一直到1984年退休。当年开田开土修水库,战天斗地血汗流,几十年艰辛,换来了现在的好日子。
老人跟我们诉说着往事,显得激动不已。当我们告辞老人离去时,只见反光镜里看到老人在黄昏的霞光里,佝偻着身子,不停地向我们使劲挥手,渐渐地,黄昏的晚霞模糊了苍老的身影……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香港各界以多种形式与市民欢庆回归 共享喜悦
《你好,香港》 邓炳强:只要国家需要 我义不容辞
重磅推荐丨25载,我们守卫香江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北京篇:奋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每日一习话】共产党就是追求人民的幸福
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喜庆气氛洋溢香港街头
金色相框丨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系列活动
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北京篇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