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双峰客户端6月5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 朱道辉)“我流转了25亩抛荒田,搞的是油稿轮作,刚收完油菜,又搞优质稻直播,轻轻松松,每年收入5万多元。”6月2日,杏子铺镇涟水村党总支副书记左叶林一边播洒稻种,一边和村民说。
初夏的田垄,水平如镜。在涟水村千亩粮油基地上,村民正在忙碌的播洒稻种。现在正是油菜收割后,抢种中稻的时节。左叶林端着皮筐,走在秧箱沟里,一把一把地把稻种均匀地洒播在稻田的新泥上。“我手工洒播,每天直播优质稻5亩多,要是用稻谷播种机,一天就可直播40亩。”左叶林说,他和村民通过互助机制,建立“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耕作方式,犁田、种子直播,治虫和收割都是通过村上的农业合作社联结一起,同犁同种同收,让耕作实现互助化。
涟水村是杏子铺镇成片粮油基地之一,水田1250亩,由于很多村民外出经商或打工,造成家里的田地被抛荒。左叶林是负责农业生产的村干部,确保粮食稳产、消灭土地抛荒是他的主要工作。每到春耕之初,他便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凡是没有耕种粮食作物的外出户,他便造册登记,协调村上有耕种能力的农户去耕作。对于零散的坵块,没有人愿意去耕作的,便统统由他耕种起来。现在他己流转抛荒地25亩,实行油稻轮作。冬种油菜,夏种优质稻,因为有合作社的农机实行机耕机收,只要进行田间管理,他就可以轻松实现丰产增收。
“现在政策真好,油菜和水稻种子是政府免费提供,治虫也是政府进行集中无人机飞治,种田还有补助,农民种田积极性就更高了。”左叶林举着5个手指头,笑着说:这25亩田是没人耕种的抛荒田,他是“捡”起来种粮食的,没想起一年下来,轻轻松松收入就超过5万块钱。
近年来,杏子铺镇把粮食生产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粮食生产以稳定增加粮食面积和产量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坚决消灭土地抛荒,努力稳定水稻生产面积,积极推广高附加值的优质稻,使农民增产又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杏子铺镇己移栽早稻一万多亩,中稻正在紧张栽插中,预计早中晚稻可完成播种面积超过5万亩。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总书记考察的这个地方 让老百姓“榴”住幸福
微视频|英烈荣光
学习时节|“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些先烈的事迹教育我们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当好制度创新“头雁”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写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之际
天天学习|习近平深情讲述的英雄故事
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总书记的用典智慧⑨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