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双峰客户端7月10日讯(通讯员 周伟华 朱道辉)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盛夏七月,杏子铺镇万亩早稻逐渐成熟,陆续进入收割季,村民们抢抓农时、开镰收割,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在该镇和家村,种粮大户刘寿福栽种的400亩双季稻示范片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早已压弯枝头,稻穗密实、谷粒金黄,暖风吹来稻浪滚滚,一股浓郁的稻香扑鼻而来。8日上午,三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作业,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稻穗现场被切割、脱粒、粉碎还田,稻谷“收入囊中”。
刘寿福,42岁,和家村村委。他在十年前在外地开店做生意,收入颇丰。因为担心一级残疾的聋哑人哥哥刘习福在家种田太累,他便回家和哥哥一起种田。由于村上年轻人外出打工,田土抛荒越来越多,刘寿福便从最初的流转50亩田地,逐渐扩大到流转1100多亩,400多亩种双季稻,700多亩种中稻,年产粮72万多吨,产值达到240多万元。
田多人少,传统耕作方法效率不高,刘寿福想要机械化耕作。于是他联合30多名种田能手成立了“刘寿福专业种养合作社”,采购犁田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和烘干机等农机20多台400多万元,不仅自己种的1100多亩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还利用时间差帮助田心、大丰、和睦亭、必家和江口等村4000多亩农田做好农机服务,每年赚取农机服务费超过150多万元。刘寿福用新农人的思维,在希望的田野上,用农田作纸,农机当笔,谱写了一首乡村振兴的壮美诗篇。
“今年早稻丰收,每亩800多斤!我种的400亩早稻,5台收割机三四天就能收割完成。我们还能为周边3000多户村民提供服务。采用农机耕作,减小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劳动效率,还提高了村民的种田积极性。”刘寿福说。
近年来,杏子铺镇狠抓粮食安全,重视粮食生产,严格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和水稻种植补贴政策,狠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深入宣传粮食生产政策,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推广种粮技术,开展生产指导服务,有效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切实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把“粮仓”守牢,把“饭碗”端稳。今年杏子铺镇粮食生产面积达5万多亩。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在双峰县调研: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推动实现绿色发展
李基联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双峰县社会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李基联调度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李基联:健全完善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体系 让革命故事口口相传 让红色血脉代代赓续
李基联主持召开双峰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9次集体学习
“大抓落实”见行动③ |杏子铺镇:安置点上“暖心家” 发展路上“加速度”
双峰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