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双峰客户端8月20日讯(通讯员 李远根)在双峰县走马街镇,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农二代”彭攀峰,正以他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为当地农业带来全新气象。
彭攀峰出生于1996年,2018年毕业后,他在江苏省苏州市从事汽车检测维修工作一年多。然而,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农业的独特见解,他毅然返回家乡,与父亲彭文清一同投身种田作业服务。
彭攀峰深知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他先后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农机培训,接受走马街镇农机站的技术指导,还参加了浙江大学举办的“头雁”培训以及湖南师范大学举办的“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培训班,并获得相关荣誉证书。他不仅购买相关书籍刻苦钻研,还通过网上搜索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在农机使用和维修方面的知识储备。
在实践中,彭攀峰充分发挥所学,先后成立了双峰县恒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双峰县龙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湖南省现代农业智能育秧苗基地以及双峰县攀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的基地拥有各类先进农机,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抛秧机、施肥机等。他将自己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基地的20余名机手,并不定期组织合作社的50余名工人开展安全知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彭攀峰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周边群众提供机耕、机插、机抛、统防统治、机收、机烘等服务,帮助群众销售稻谷,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成本,增加了农业收入。每年,他还会给周边群众免费提供辣椒、黄瓜、丝瓜等育苗,阳光玫瑰、草莓等水果也会免费送给贫困老人,尽显爱心与担当。
双峰县恒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注册成立以来,成绩斐然,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县标兵种粮大户,两次被评为湖南省种粮大户。该合作社主要从事种植水稻、葡萄、各类蔬菜、草莓等农业种植,建设有连栋大棚、工厂化育秧基地,标准化农机库棚、办公楼、粮食仓库、烘干中心、大米加工厂及机具维修库、学员培训中心。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水稻种植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多个乡镇的大型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流转了大量因劳动力短缺而闲置或荒废的农田,通过开展农机农技服务,解决了抛荒难题,并创造了显著效益,为205户提供了本地就业机会,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让走马街镇的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合作社始终重视社员的技术培训,选派成员参加各类培训班,并根据村民需求组织现场培训,为实现优质服务培养了合格机手。今年,流转土地面积大幅增加,合作社提供的集中机耕、机插(抛)、统防统治、机收、稻谷烘干、碾米等服务,使其成为了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为主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
双峰县龙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同样表现出色。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流转土地3280亩,购置200多台(套)农机具,实现了水稻种植“代耕、代育秧、代栽插、代防治、代收割、代烘干”等六个方面的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整村流转土地,解决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在农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合作社先后承办了全县2023年水稻机插机抛技术培训班现场演示会,承办了娄底市第三届农机技能大比武活动机收减损比武等农机实操项目。重视技术培训,选派成员参加各类农业培训,为合作社培养了20多名合格机手。大力推行工厂化集中育秧,实行全程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达3万亩以上。
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彭攀峰和他的合作社条件不断完善,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助农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以示范带动当地村民提升机械化生产能力,彭攀峰正朝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方向健康有序发展,在全省农机合作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彭攀峰这位新时代的“新农人”,正以他的智慧和汗水,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农民的精彩篇章。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