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作家》电台栏目第四十六期 | 刘志军:夏天
2024-10-16 11:22:48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戴戈 |          浏览量:37764

名人故里品书香,红色热土写传奇,双峰有故事,山水皆文章。这里是双峰本土文学节目《双峰作家》。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海霞,您正在收听的是由双峰县作家协会和双峰县融媒体中心FM88.8双峰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的公益文化类栏目《双峰作家》。


种子会发芽,月亮会发光。每个日夜和岁月,都是流逝与溯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作品是零零后刘志军老师的作品。


我第一次见到刘志军老师 ,他是很害羞 和清涩的。是一个一米七八大高个男孩,他写出来的散文诗 ,和他的人一样 ,正在萌芽和狂奔 。


他的散文诗《夏天》,宛如还在晌午被风吹醒,仿佛雨后的新桃正在成熟。


但是他的外一首《一分钟的黑与白》,却让我看到了另外的一个男生粗犷的喉结。


到底诗是什么?散文又是什么 ?下面请欣赏


《夏天》

文/刘志军


送你一片树叶,它并不漂亮,只是恰好缀在,向你走去的路上。

我记下了那夜的喧嚣,好让我度过无尽的寂寥。

草影,贴着岩墙。让沉默的水痕淌过一片清凉。


学生时代的七月,充满着夏天的感觉,无所事事,却又不知疲惫。

躺在凉席上,风扇吱吱嘎嘎作响。

半瓤冰镇西瓜与手指的距离恰到好处,一边感受着世界的燥热,一边享受着独处的清凉。


随着风扇旋转的思绪,于是忙不迭的起身收拾,只剩着母亲的唠叨留在门口。

申时,热气未消。

两旁的居民楼像是筷子,夹着我们这群“猴儿”放逐远方。

于是走着,笑着,沉默着;搭着手,撞着肩,并着脚步。


眯着眼,伸向楼幢间。

射来的光线,依旧滚烫。

突然想起那半瓤冰镇西瓜,然后便各自分别。

那烈日下的瓜,早不凉了。


一秒钟的与白


本图片 陌尘 拍摄

这一瞬的黑暗,是大地的无声。

这一霎的光明,是闪电的狂奔

光与热的交汇,是那玄天直达九幽的征程

而我,要用肉与血铸就的青春

让世界看看,我是仿若惊雷,行走的摄魂

抑或是,用最璀璨的人生

在此留下令人神往的痕!


本图片 陈赞 拍摄

扇叶吹来的是来自远方的清凉

亦如山谷的风,极目远眺,众树拜伏

倏忽间,

仿若一片残叶被裹挟去异乡

奔赴那九天之上的寒星

逆着那炽热的光,追逐着来自亿万年前

星空深处传来的讯息

举目回顾,又望见多年前

那道看向远方的目光!




《夜》

不知名的小虫

与蛙蝉一同归于了平静

城市远处的霓虹灯强撑不住

只剩车站的示警灯忽灭忽明


深夜与凌晨的交界

再熟悉的一切都增添了一份疏离

陌生的心跳声又觉世界生起一丝新奇

街道尽头的喧哗

剥离了周遭的实感


世界离我是如此的贴近

又仿若置于另一个死海

月光混着灯光涂满身上

等待下一站通往广寒宫

又急速坠落在地狱殿堂


刘老师的作品很短,但是也是年青人瞬间的灵感喷发。现在正值夏天,无论艳阳高照门口的篱笆墙,还是雷雨洗刷夜空的星星。都值得我们为岁月喝彩。


让我们期待刘志军老师更多的作品吧!


以上就是今天的《双峰作家》栏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收听。我们栏目每周五晚上8点首播,每周日晚上8点以及周一、周三中午12点重播,欢迎大家关注、期待。本节目编辑王海霞、阿哲,监审彭璀铌、曹乐乐,监制刘颂阳、胡柳莲。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湄水文苑

作者介绍

刘志军,网名:庐山烟雨浙江潮。00后,教育工作者,爱思考,爱写作。我内心常常有一种念头,表达自己是一种羞耻。但是当文字一个个出现在屏幕上,我感觉此刻的自己,无比真实,表达自己也是一种快乐。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