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双峰客户端11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谷玲珑 王宏毅 李茜 )2024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纪念日。有这么一群“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舍生忘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融媒体中心从今天起联合推出《战魂不朽 抗美援朝老兵说》系列报道。本期节目让我们来走近91岁抗美援朝老兵彭汉标,回顾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真实瞬间。
记者来到永丰街道看望抗美援朝老兵彭汉标,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老人双手微抖、走路缓慢,却依然面色温和、口齿清晰,谁能想到,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曾经参与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彭汉标是郴州市宜章县人,他的家乡碕石村的彭家青年在革命中表现积极,参加过年关暴动和湘南起义,被起义军和革命群众赞誉为“彭家将”。生于1933年的彭汉标从小深受熏陶,1949年5月初中毕业之后,就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粤桂湘边区纵队连江支队,3个月的游击战岁月是他的青春底色。随后前往江西南昌八一革命大学学习,知识的滋养不仅提高了他的文化水平,更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信念。
1950年6月27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17岁的彭汉标在同年3月正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化教员,11月,来到辽宁阜新县进行中转和改装训练。1951年4月5日随部队绕道鸭绿江进入朝鲜,担任427团司令部军务股统计员。一直到1953年11月才回国。他还记得,当时条件艰苦,大部分行动都在夜间,飞机昼夜不分地在天空徘徊轰鸣,走在路上常常听到尖锐的防空哨响,马上紧急隐蔽,最危险的一次子弹离趴在田埂上的他不足一米。
彭汉标说:“在冬天没有热水洗脸,早晚起来要洗脸就在壕沟里取点水洗一洗,冷得手握铁器都粘手。我1950年11月到东北,晚上下车还要走十多二十里路到营地,出汗,后来吐血有二十多天,那时候条件差,没得什么药品,吃的是骨碳灰,(动物)骨头烧出来的灰和水。朝鲜也没得炊事条件,灌上水,放一粒净水片消毒,(所以)有肠胃病的不少。”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军民的配合下,共进行了5次大战役,彭汉标老人印象最深的是1953年7月13日晚开始的金城战役,炮火连天,大地震动,战士们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彭汉标说:“印象最深的是飞机要避开。我要送军事实力,要统计人员、武器、弹药,增加减少每天都要报,比较辛苦,而且报的时候要编好代号,因为敌人各种手段都有,容易泄密、出问题,晚上敌人也发信号指挥飞机,单独行动搞得不好会遇到敌人、困难,危险就出现了。”
战争结束后,彭汉标作为参谋在南京、厦门、无锡等地继续为国防事业效力,直到1965年底退伍。1966年便转业到双峰县卫生防疫站,1985年调动到县卫生局任人事股股长、纪检小组组长直至退休。如今,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爱看新闻,会玩微信,时常读书写字,关注着国家和世界的动态,仿佛又回到了关心时政的年轻岁月。
彭汉标儿子彭平说:“我父亲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当今社会需要记住这些前辈们,为党的事业、国家发展壮大做出很多贡献,我父亲是抗美援朝的战士之一,我们要继续传承他们革命的精神,铭记革命事迹,在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发扬(光大)。”
一审:贺磊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贺磊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