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铺:“绿色”搭台,“红色”唱戏,奏响红绿交响曲
2021-04-16 09:42:23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戴戈 | 作者:周伟华 李琴章          浏览量:17185

水光潋滟晴方好。走进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气势宏伟的电站大坝将漫河碧透的涟水河拦腰截断,坝上的水库和坝下的河流水光潋滟,清澈见底,白鸥戏水、鱼虾欢唱……这里既是国家3A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又是娄底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双源村成为网红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观光者慕名而至。

双源村坐落在溪口水库西岸,依山傍水,青山叠翠,绿水竞秀,风光旖旎,景色如画。

双源村支书周建良介绍,溪口水库1958年修建,面积45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西湖。这水库的水,既用于发电,又灌溉湘潭、长沙等地区的农田。

依托山斗冲地下党支部的红色资源和大自然造就的天然禀赋,双源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近年来,双源村筹资修建了高等级旅游公路、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码头、游步道;村民纷纷建起了10多家民宿客栈,种植了百多亩黄桃,还发展林下经济,养起了上万只乌骨鸡。

常常有这些画面映入眼帘:建有风雨亭、铺设鹅卵石的游步道上,远近游客悠闲地漫步山水之间,或赤脚走在上面健身,或守候水鸟在醉心拍照,或约恋人在花前柳下黄昏后。在风光旖旎的水库上,一群白鹭正绕着游船翻飞,船上一对对恋人正在拍摄婚纱照。

“我们五一就要举办婚礼了,双源村的湖光山色作为取景点来拍摄婚纱照,是我们两人精心的选择,因为这里太美了。”湘潭市新娘子小玉说,湘潭的朋友都喜欢来这里拍摄婚纱照。她指着远处的游客说,那里还有两对穿着婚纱的新人也在拍照。在双源村,绿色风景美不胜收,红色旅游也很红火。

近年来,双源村充分利用山斗冲地下党支部和湘中地方兵团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杏子铺镇是双峰县的革命老区之一。

大革命时期,双源村山斗冲地下党支部是继毛主席在韶山建立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后,在农村建立较早的地下党支部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资生领导的湘乡县工委和湘中地方兵团在这里进行革命斗争;省工委书记周礼也常在山斗冲指导工作。这里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

“杏子铺镇党委书记王景华说,该镇将依托双源村、江口村等地的红绿资源,打造文旅小镇,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2020年,双源村投入资金230多万,修建了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周建良介绍说,为了进一步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村里还将在陈列馆前建起一座红色文化广场,配套纪念碑亭等设施,并挖掘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决战争时期山斗冲地下党及地方兵团的战斗故事,建立纪念碑、革命烈士墓地等设施,打造成集爱国主义、红色文化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仅今年一季度,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接待参观人数约6800人,接待省内外各机关单位、社团组织约50多家。”周建良说,正是双源村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让许多政府部门、社科团体、学校等单位慕名而来,在此地开展党员集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现在,该村俨然已成为双峰县红色文化对外宣传的窗口之一。

“这两个月的游客多,生意很好。我卖鸡蛋和乌骨鸡就赚了4万多元。”山斗冲“乌鸡寨”寨主成望育说,旅游旺了,村里的经济活了,村民都富了,昔日卖不出的黄桃、土鸡、火焙鱼、干辣椒、干笋等土特产成了俏货,民宿客栈也是客人爆满。

“接下来,我们将投资筹建溪口码头和山斗冲地下党支部陈列馆周边两座文化长廊,打造溪口茶场生态旅游度假村和雷打石风景区,做好‘红色+生态’两篇大文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贺铁坚介绍,这些文化长廊将串联起老区红色旅游景点和生态休闲景区,并结合红色文化、乡风文明、综治维穏、扫黑除恶等宣传展示内容,辅以道路硬化扩宽、路灯铺设、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发双源村红色旅游活力。

近年来,杏子铺镇利用独特的资源禀赋,传承“红色”基因,全方位打造红绿品牌,把红色文化阵地和自然风光有机融合,狠抓移风易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旅游事业跨越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