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再生稻种植再铺农民增收路
2024-11-20 09:26:25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李娟 |          浏览量:60707

新双峰客户端11月20日讯(通讯员 王玖华 赵湘群)“今年种了400多亩再生稻,头季亩产突破650公斤/亩,再生季亩产也有250公斤/亩,再生稻种植大有可为。”走进甘棠镇嘉禾村,59岁的种粮大户朱送来,唠起了再生稻的“好处”,再生稻种植省工省种省肥,再生季全程不打农药,是纯天然绿色环保食品,尤其是再生季大米,备受消费者青睐,米不出户就被附近的客商包销了,多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特派员指导有方,农户跟着“沾光”。

甘棠镇稻再油基地测产现场 唐咸瑞供图

在印塘乡盐井湾村“稻再油”示范基地,双峰县敬贤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威龙,指着满垅绿油油的油菜,开心地说道:“整个示范基地面积1060亩,再生季收割后于10月份种上油菜,明年5月份收割。基地由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省水稻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揭榜挂帅’,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携手,随堂指导,提供粮油品种、技术管理、病虫防治等保姆式服务。以2023年为例,头季亩产达到669.1公斤,再生季亩产284.2公斤,油菜亩产149.1公斤以上,“一亩三收”增产增收的目标,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

印塘乡盐井湾村稻再油测产现场 唐咸瑞供图

“像朱送来及金威龙这样的再生稻和稻再油种植大户,全县共有200多户,再生稻种植遍地开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彭才喜介绍,我县依托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在传统一季稻区发展再生稻适度规模种植,今年在杏子铺镇龙返村、三塘铺镇松江村、石牛乡天明村等村进行“稻再油”示范种植。在石牛乡上茶村建立了一个再生稻新品种品比示范展示基地;在永丰街道月龙村和甘棠镇嘉禾村,分别建立了再生稻单产提升百亩示范基地;全县各乡镇街道布局再生稻高产种植百亩示范点,全县示范种植面积2万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再生稻14万余亩。

双峰是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是该县的金字招牌,连续十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等殊荣,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双峰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确保产粮大县地位不动摇”为目标,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在稳定双季稻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再铺农民增收之路。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唐咸瑞算了一笔“产量账”:今年8月2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专家,对甘棠镇再生稻示范基地进行头季现场测产,平均亩产629.3公斤;10月11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对甘棠镇再生稻示范片再生季进行现场机收测产,平均亩产287.3公斤,再生稻年亩均产量为916.6公斤。11月1日,娄底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石牛乡再生稻单产提升示范片现场测产,再生季最高亩产量463.3公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杏子、永丰、印塘等乡镇街道近10个村的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现场测产,头季亩均产量600公斤以上,大面积再生稻亩均产量200公斤以上。

据了解,再生稻是一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即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这种种植方式具有省时省力省肥、绿色环保和增产增收等特点。根据双峰土壤环境及自然条件,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择深两优867、晶两优510、隆晶优1212等再生稻品种生育期,在130天左右的高产品种,实行集中育秧、抛秧、手工移栽、专业化统防统治、机收机烘等全程机械化服务。依据品种的不同特性,确定抛栽密度和稻桩保留高度,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同时,县农业农村局从年初开始,把全局科技特派员分成8个组,每个组配备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乡镇街道再生稻基地跟踪指导,随堂坐诊开处方,齐心协力献良策,确保再生稻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撑和机制保障。今年,该县继续推进“稻再油”综合种植,全县基地面积超过了3000亩。并继续将再生稻种植纳入奖补范畴,成为目前全省实施惠农政策为数不多的县市区之一。

“有了县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有了这么好的惠农政策,更要放手大干了。”石牛乡上茶村再生稻种植大户李兵良,信心满满地表示。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