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爱国英雄丁笛梅的家国情怀
2024-12-02 09:04:49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贺磊 | 作者:丁白兰          浏览量:26991

我国近代爱国英雄丁笛梅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承前启后的大时代转换之际,在一个长达百年的黑暗倾颓大历史背景之下,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领土、领海的完整和国家主权。

下面我将历史文字记载和地方史志记载当中的历史事迹转录如下:

丁笛梅(1838-1919),今双峰县甘棠铺镇二步山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二月。幼家贫,11岁丧父后,越两年又丧母。只得随叔祖父丁荣锦贩布于宝庆岩口铺。艰苦生活的磨炼,使其从小就养成了耐劳、忍饥与勇敢、冒险的性格。清同治年间,生活无靠的丁笛梅投奔湘军黄定坤部当骑兵。人伍不到两月,参加与捻军的战斗。黄部败退10余里,丁笛梅逃至中途,闻黄定坤被擒,乃匹马单骑返奔追捻。杀敌数十人,救黄以归。自此,黄定坤敬佩其勇,将他提拔为百夫长。以后,他屡战奋勇争先,遂以功被擢为先锋马队前营管带。光绪四年(1878),曾纪泽奉旨出使英、俄、法、德等4国,指名调充随员,丁笛梅为曾纪泽选中。他随曾纪泽赴俄议收伊犁时,俄政府强悍异常。丁事先探悉:如曾使不允,俄将以武力胁迫曾纪泽就范。丁笛梅与曾商议,若俄真如是,则使用曹沫劫齐桓公故事。会谈间,俄外交大臣孔武与外务大臣对曾纪泽云:“必如吾所欲划之界划之。否则,余以待前任崇某(厚)之法待尔。”曾纪泽大怒曰:“必如吾欲划者划之。否则,尔二人亦不得生归!”曾纪泽的话刚落音,丁笛梅即以拳砸碎一长案,紧握拳头说:“有不如吾愿者,与此案同。”即起立以身堵门:“不签字,誓与尔二人俱死于此。”俄两大臣卒就范。曾纪泽先离开会场,丁笛梅则阻住俄二大臣,不得出。约计曾纪泽归馆,向各国发完通电后,乃放行。俄虽后悔,但已无可奈何。这是由于丁笛梅身材魁梧,长于武术,伸拳可穿坚壁,又精枪术,一弹能中双雁,俄人慑其威猛的缘故。丁笛梅驻外洋6年,又人英国伦敦海军大学3年,于海洋测量、军械机器各门学问,莫不深究有心。于英国文字,德、法语言,尤所娴熟。每自恨幼贫失学,自从军、出洋及服官后常偷闲自学。凡中国历史、古文诗词,多能背诵。光绪十年(1884),曾国荃任两江总督,电调丁笛梅归国,派充南洋兵轮营务处接事。上任3日,即与法军开战。初战失利,军心怯弱,战舰皆避集舟山海口内。丁笛梅耻不欲生,乃诈称观天云将有大风作,便下令将舰队开赴海口外,又令将太平锚、头尾锚等全部下掉。不久,敌舰蜂拥而至,我军大惊。然锚已下,无可逃避。于是奋勇激战,一炮击碎敌旗舰之首,再一炮击碎其尾。敌舰队见到旗舰被击沉,乃大渍而散。丁笛梅以功授提督衔,署江南福山镇总兵。光绪中叶,改革事兴,丁笛梅知时政将大变,遂尽以平生所学科学知识,亲授子侄。宣统元年(1909),他以年老致仕,寄居金陵城北。其时,湘籍革命党人常与其往来。辛亥岁,民军人金陵,军中激进分子欲尽屠满人,而毁中兴将帅祠,丁笛梅每每苦口相劝,使满人全活以千计,各祠宇亦赖保存。民国元年(1912)春,黄兴留守江南,误听江阴要塞诸将士有抗令之举,拟以大军围剿。丁笛梅得悉,力阻其行,旋出数语,纠纷即解。民国八年(1919)6月,丁笛梅旧病复发,于25日卒于金陵。

透过历史文字的记载和讲述,我从中提炼出爱国英雄丁笛梅先贤家国情怀的宝贵精神力量,分别论述如下:

据理力争保疆土—谈判智勇,维护主权

丁笛梅协同我国清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与俄国外交大臣进行针锋相对的外交政治谈判,谈判期间,他主动获取多方情报,定下对俄计策,和曾纪泽完美配合,成功迫使穷凶极恶的沙皇俄国,签订了《中俄伊犁边境协定》。维护确定了伊犁地区以及新疆这一片等同于1/6国土总面积的广大区域归属于中国领土主权。从而历史性的维护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海洋激战显神威—海军先驱,驱逐外敌

丁笛梅是我国最早留学英国伦敦海军大学的近现代海军军事人才,亦可视为我国近现代海军的鼻祖和发祥人物之一。是近代我国“师夷长技以制夷”知行合一的历史典范。丁笛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他学贯东西,精通海洋兵轮火炮战略战术、上识天文下识地理,精准通晓海洋地理、海洋气候专业科学。从而果断精准预判、把握战机,出神入化,运用所学,与入侵我国的法国舰队海上激战,炮轰法国旗舰,将侵略者的舰队打得灰飞烟灭,滚回了法兰西,赢得河清海晏。极大地维护了我国领海完整及国家主权。在我国近现代史长达100年之久的屈辱、沉重、黑暗的历史背景之下,以个人的能力、智慧和勇气,为中国近代历史增添了光辉亮丽、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功绩!深刻体现了湖南人“舍得死,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敢于“扎硬寨、打死仗”勇于揭榜挂帅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为维护家国、民族至高无上的领土、领海主权,虽九死而不悔的英雄本色!铸造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动荡大时代背景下辉煌的丰功伟绩!!

高瞻远瞩促团结—放弃屠杀,民族大义

爱国英雄丁笛梅,身处于我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向近代民主革命转变的非凡历史时期,他忠贞体国、胸怀天下、德高望重。同时又手握前朝丰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难能可贵的是,他思想新锐、眼光长远,成为民主革命启蒙先驱十分信赖和倚重的先贤前辈。史书记载,“湘籍革命党人”云集其南京府邸。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民主革命,其政治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口号在当时颇有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号召力。可是以现在的历史观来看,所谓鞑虏,就是指的满蒙亲贵等少数民族及其统治者。丁笛梅此时已坐镇金陵(今南京)雄踞东南多年,丁公笛梅为国家长治久安计,他德高望重、远见卓识,说服了民主革命党首放弃了对前朝满蒙统治阶层的血腥屠杀,从而挽救了满蒙亲贵1000多人的性命,并武装护送这些前朝的重臣们安全地返回了故地。如此义举,堪称我国民族团结和爱国统一战线的伟大先贤。南京者,古称金陵,为我国六朝古都。金陵古都之中兴将帅祠宇,亦赖丁公笛梅保护之功德,得以留存。

外交事业建功勋—驻外六年,不辱使命

史书记载:丁笛梅驻外洋6年,又入英国伦敦海军大学3年,于海洋测量、军械、机器各门学问,莫不深究有心。与英国文字、德法语言,尤所娴熟……彼时我国外交尚无非洲外交、美洲外交以及澳洲等其他地区外交。我国与世界的国际关系,仅为欧洲及东洋地区。彼时,丁公笛梅代表我国驻领英、法、德等欧洲各国外交事务,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不辱使命。

家风家教传智慧—“五士名言”,教育子孙

丁公笛梅有其庭训子孙、关于家风、家教的“五士名言”。“五士名言”即:凡我丁氏子孙,皆当应有:博士的学问、辩士的口才、谋士的策略、勇士的胆略、以及骑士的风度。丁公笛梅认为,凡我族子孙,当有如下五种君子之风和能力智谋,方可称其为我丁氏之后。

化解纠纷救苍生—力阻黄兴,免除战乱

民国元年1912年春,黄兴留守江南,误听江阴要塞诸将士有抗令之举,拟将以大军围剿。丁公笛梅得悉,乃面见黄兴,力阻其行,仅出数语寥寥,纠纷即解。化解革命党人纠纷,救人性命无数,使之免于刀兵战火之乱,功德无量。

我国近代史上,双峰藉著名爱国英雄丁笛梅先贤在其波澜壮阔、辉煌壮丽的一生中,既是一位将星也是一位福星,论其是在代表国家对外进行军事、外交斗争、还是在科技学术、家风家教方面,以及兴办爱国民族企业——中华汽船公司,启蒙发展我国近现代海陆交通事业方面,内政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爱国统一战线方方面面,

均以其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国家倾情奉献一生的家国情怀和英勇光辉的历史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发扬传承!!!

责编:贺磊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