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石坳老街:镌刻在青石板上的往昔
2025-03-31 11:07:43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杜斯律 | 作者:彭姝坤          浏览量:53871

离乡多年后,记忆如被雨水冲刷的炭笔画,唯有锁石坳老街的轮廓愈发清晰。那些被脚步磨出包浆的青石板,至今仍在梦境里延伸,每一道石缝都藏着尚介塘荡漾的月光。记忆中的老街不长,统共走完不过一袋烟的工夫,却装满了数不清的故事。

漫步在这条青石板路上,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往昔。它们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像一条丝带,串联起上街、中街和下街的琐碎日常。路两旁,土砖房子挨挨挤挤的,青色瓦片层层叠叠,桐油沁润的木板门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尚介塘边的吊脚楼把影子投在水面,早起的鸭子一扑腾,就把这影子搅碎成粼粼金片。

四季更迭中,老街变换着不同的容颜:春日里,端着饭碗串门的人们像一条流动的溪流,碗筷声叮咚作响;夏雨来时,屋檐挂起水晶帘子,孩子们光着脚丫在积水的街面上追逐嬉戏;秋风送爽时,新制的竹篾器具散发着特有的清香;寒冬腊月,冰凌倒挂在瓦檐下,被阳光照得如同一排排透明的琴键。只是这老街的排水实在欠佳,——中街的小天井连着水塘,每逢大雨,街面就成了小河,家家户户忙着用脸盆往外舀水。

说到老街的热闹,就不得不提每月逢一、六的赶集日。天还黑着,卸门板的“咣当”声就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梅阶家的伙铺,最早亮起灯火,大铁锅里的水已经烧得滚开。赶早集的人们花上几毛钱,就能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碱水面,白生生的面条卧在红油汤里,就着自家腌的酸萝卜,吃得额头冒汗。这香味引来了更多食客,不一会儿,几张木桌旁就坐满了人。

循着香味往集市深处走去,各种诱人的吃食接连映入眼帘。糖油粑粑在油锅里翻滚成金黄,米糖被敲开的“咔嚓”声清脆悦耳,米豆腐在青花碗里颤巍巍地晃动,还有那玻璃罐中红艳艳的辣酱,都是老街人最熟悉的味道。肉铺前永远围满了人,铁钩上悬挂的猪肉还冒着热气,老板的砍刀起落间,鲜红的精肉和雪白的板油就分得清清楚楚。最热闹的要数牲口市,老农们把旱烟杆别在腰间,两只手在袖筒里你来我往地比划着价钱,偶尔成交了,就小心翼翼地掏出裹在手帕里的钞票。当最后一块门板重新装上,老街又恢复了平日的模样,只有青石板上零星的糖渍、油花,记录着当天的热闹。

这些热闹的集市背后,是老街人赖以生存的各式手艺。篾匠的剖竹声、染坊的蓝靛缸、织布机的咔嗒响、铁匠铺的淬火声、麦芽糖的甜香、弹棉花的弓弦、剃头挑子的吆喝、修表匠的放大镜、豆腐坊的磨盘声、木匠的刨花卷……每一样手艺都在晨昏交替中,编织着老街独有的生活韵律。

中街李爷子劈竹时总眯着左眼,他的篾刀能分出七层青皮,编的鱼篓盛水不漏,他总说:“篾条要服三天露水才柔韧”,如今这话和着他的旱烟味,都散在了风里。染坊里,卿老爷子的双手永远沾着靛蓝,新染的布匹在阳光下泛着宋瓷般的光泽。陈家织布机的“咔嗒”声从黎明响到深夜,织出的棉布密实得能兜住整个秋天的阳光。王铁匠的砧板在秋分前最忙,新打的镰刀弯得像月牙,刃口却利得能斩断北风。彭师傅的木箱里躺着半街钥匙,锈蚀的铜锁经他摆弄,钥匙转动的声响仍如从前清脆。王婶的豆腐挑子碾着露水来,屉布一揭白雾遮了半条街。下街的空气总是甜的,春阳老爷熬的麦芽糖能扯出金丝,甜味能在齿间停留整个午后。

靠着这些手艺,老街人生活较周边邻队富足,在当时,如果说起自己是“街上人”,他们心中便涌起几分自豪感。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老街的手艺人相继离世,熟悉的忙碌身影渐渐消失,绝大部分手艺也随之失传。

这些手艺不仅养活了老街人,更造就了独特的市井文化。每逢春节,搭台子唱戏是最令人期待的大事。临时搭建的戏台虽然简陋,却挡不住乡亲们的热情。打铜锣补锅开演时,蔡九哥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喝彩,台下老婆婆们看得直抹眼泪。每逢周末,下街空坪的铁杆上总会准时挂起那块泛黄的白布,放映员老王推着吱呀作响的自行车,后座上驮着沉甸甸的胶片盒。孩子们早就搬着小板凳守在那里,眼巴巴望着他支起放映机。那时放的都是战斗片,小兵张嘎是最受老街人欢迎的片子,当放到夺枪那段时,孩子们激动得大喊“冲啊”,把幕布都震得直晃悠。五分钱的雪糕,一毛钱的瓜子,还有那些此起彼伏的笑声,都成了最珍贵的记忆。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这块挂在下街空坪里的白布,承载着老街人最朴实的快乐。

九十年代末,随着新街的建成,时代的车轮终究碾过了这条老街。往昔的繁华如梦幻般消失殆尽——街头巷尾再无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的老屋大多被推倒,一座座红砖高楼突兀地矗立着。青石板路被水泥覆盖,那些手艺精湛的匠人,也带着旧时光的温度隐入岁月。路灯的倒影在尚介塘水面摇曳,把记忆中的月光都搅碎了。

只有礼仁堂那口老井还在,打上来的水依旧清甜,只是再也不见挑水的身影。徒留我在原地,怅惘着已逝的青春。可心底对老街的那份执念,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响起,那些被推土机碾碎的瓦砾,在某个潮湿的春夜,依然会从地缝里长出嫩绿的记忆。

一审:王宏毅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杜斯律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