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集《春晖》7月1日起
登陆CCTV8 每晚9:30两集连播
主要讲述
“革命母亲”葛健豪
她是
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母亲
带领子女一生追寻革命真理
一家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故事!
葛健豪所营造的家教家风堪称成功典范
在她温暖且充满力量的家庭里
先后涌现出好几位
在中国共产党⾰命、建设
和改⾰开放伟⼤历史进程中
留下深深光辉⾜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
今年8月
是“革命母亲”葛健豪诞辰160周年
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近代留学运动及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一大批进步青年万里迢迢、远涉重洋,前往法国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形成了一场蔚为壮观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陆续有20批1800多名留学生漂洋过海。
这其中就有葛健豪、向警予、蔡畅等46名女性她们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奔赴法国。她们在法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教育熏陶,回国后投身于中国的妇女解放、社会革命事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19年12月,
在1600多名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中
葛健豪
是年龄最大的“老同学”,
是中国第一个赴欧留学的小脚老太太
上海《申报》称她是“中国女界的楷模”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
新中国第一、第二代领导人
尊葛健豪为“大家长”“蔡伯母”
葛健豪
(1865.8.17-1943.3.16)
湖南省双峰县人
葛健豪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领导人蔡和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畅的母亲。今年8月,是葛健豪诞辰160周年。
1919年12月,在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留学生中,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小脚老太,她就是葛健豪。
葛健豪时年54周岁,成了中国第一个赴欧留学的小脚老太太。
她的壮举引起全国轰动,上海《申报》大书特书她的事迹,称她是“中国女界的楷模”。
“革命就是要先从这双小脚革起,不懂外语可以学嘛!”葛健豪面对各种质疑声,毅然决然地走出国门,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路。
初到法国,她没有任何外语基础,只得从一个个单词学起。
虽然年纪大、记忆力差,但她意志坚强、锲而不舍,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闯过了语言关,很快便能用法文对话和阅读法文报刊。
1922年11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立,葛健豪一家包括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全是共产党员,唯独自己不是,她多次要求加入党组织,被她的儿女们劝住了,要她做“党外布尔什维克”。
从此,她把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当作自己最高心愿来完成。
支部在她家开会,她就在门外望风。
此外,葛健豪还经常加班加点赶制绣品换钱,为支部筹集活动经费。
1925年,葛健豪回到了阔别5年的长沙。
此后几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她的大儿子蔡林蒸、二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都先后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女儿蔡畅和女婿李富春,继续奋战在革命最前线,后成长为我党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她用一生书写了一个传奇。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新中国第一、第二代领导人,
都对她敬重有加,尊称她为“大家长”“蔡伯母”
这一声声饱含敬意的称呼,
不仅是对她个人的高度赞誉,
更是对她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巨大贡献的充分肯定。
葛健豪的故事,
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理想和信念奋勇前行。
1943年3月16日,
革命母亲葛健豪病逝于永丰石板冲,享年78岁。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得到消息后,
提笔写下“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
责编:杜斯律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