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9 11:26:00
来源:双峰党员E家 | 编辑:吴浪 |
浏览量:4386
石政阳,出生于1930年,今年91岁了。他1955年7月入党,1963年到1983年担任双峰县沙塘乡白石村党支部书记。他的妻子王银娥,1937年出生,1960年入党,1958年到1993年担任沙塘乡白石村妇女主任。老两口忠诚于党,奉献于民,即使退休后,依然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发光发热,被村民誉为身边的楷模。

1963年,石政阳上任白石村支部书记,当时正是农业学大寨时期,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结合村上实际,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累计植树造林400多亩,开田开荒200多亩。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他发动、组织村民修水库,每天一身汗水一身泥,带领村民用肩膀挑出了可灌溉5个生产队农田的水库。为了解决农户打米问题,他又组织村民修大坝,用水力打米,一年时间下来,带领村民依靠双手和箕簸把大坝砌好。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石政阳克服困难,办起了刷子厂。为了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又办起了竿笠厂。为了解决村民温饱问题,改善村民生活,他带领村委办起了面条加工厂,每年端午节和过年都能给村民每人送上1斤面条。为了壮大农业生产,他还在村上兴建了林场茶场。村里的厂子办起来,有了一定的效益后,他又大胆地办起了村上医疗合作社,一方面组织村民到江西采药,另一方面用办厂赚来的钱买药,给有病痛的村民治疗。由于石政阳的工作出色,业绩突出,白石村原上级部门梓门区的领导,专程组织各乡村支部到白石村参观学习,给予石政阳一致好评。石政阳不仅能带领村民干事业,还时刻关注着每位村民的生活情况,给有需要的村民,及时送去党和国家的温暖。白石村村民唐涤苏1963年修水库时不小心受伤,她本来就家徒四壁,受伤后更是雪上加霜,既无钱治疗,又挣不到工分,年关将近,一筹莫展。就在她万分痛苦时, 石政阳带领村干部来到她家,给她送上了10斤过年用的猪肉,和一剂“定心丸”:你为村上水库受的伤,治疗费用肯定由村上负责,你只管放心治疗。石政阳在村务上的全心付出,离不开王银娥的大力支持。他们一共育有三个小孩,大家庭逐步发展到四世同堂,一共22口人。37年的妇女主任生涯中,王银娥既要努力做好政策宣讲、计划生育等工作,还要操持繁重的家务,以免除石政阳的后顾之忧。他们在生活中始终平等相待,有事共同磋商,求大同存小异,把日子过得和谐美满。石银娥说:我们都是党员,都要不讲条件地支持国家建设,只是分工有不同,我在家里多做一点,他就能在村上多做点。耄耋之年,初心不改。石政阳和王银娥老两口退休后,依旧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按时参加党支部大会,积极为白石村的建设献策献力。农村党员的党费标准是每人每年6到10元,可他们夫妇每人每年都缴满100元。红心向党,忠诚不渝,他们用大辈子的时间,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自己平凡的人生铭刻下不平凡的印记。
责编:吴浪
来源:双峰党员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