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天下午,印塘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独自一人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几个辍学的同龄孩子挡在路上,他们抢走了他身上仅有的几块钱,并威胁和勒令他每天交几块钱的所谓的保护费,否则就揍他。这个十二岁的孩子非常害怕,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可是那些勒索他的孩子竟然找上门来打他——这个孩子一人在家,他的父母远在广东打工。校园内外的欺凌就是这样发生了。
几天后,这个小孩就读的学校找到了这个孩子。当慧莲心理工作室的老师和他交流的时候,孩子还是处于惊恐状态;老师立即联系了他的父母,他的父母闻讯后立即赶回了家。
这就是慧莲心理工作室为很多留守儿童作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的一个背景:留守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做生意,把孩子托付他人,通常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极端的情况下甚至让孩子独自生活,自己照顾自己。这其中有迫不得已。但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实实在在发生了,亲子关系的问题也同时发生了。留守儿童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如胆小、焦虑、孤独、不善交流、不能融入群体、不自信等等,通常都与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有关;父母在孩子越小的时候离开,出现亲子关系问题的机率越大。
针对上述情况,慧莲心理的老师和社工们想出了许多办法。首先,他们在组织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都邀请孩子的监护人参加,让他们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有实际的体会和观察,并引领他们如何与孩子作合理沟通,鼓励他们尝试以更包容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其次,在与监护人交流时,通过案例、事实和常识来作沟通,让他们明白孩子对父母和扶养人的依恋关系有多重要,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除此之外,鼓励监护人多与孩子的父母多联系、沟通,让孩子感到虽然父母远在异地,但时时在挂念他们;而老师和社工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每次组织孩子们活动时,都注意把政府的关注与关怀传递给孩子,有时候是通过物资赠与,有时候是通过传述政策保护。
在今年六月份,市救助站向锁石四百多名留守儿童发放了投保价值数百万的人身保险,就是通过慧莲心理的老师和社工们的细致工作得以落实的;与此同时,还邀请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起参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防溺水的安全知识竞赛。为了有效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慧莲心理工作室还收集归档了留守儿童的家庭信息,以便直接与他们的父母作必要的联系。
慧莲心理的老师和社工们深知,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并不能完全弥补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带来的心理上的缺失,但是,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无论在哪一个层面帮到留守儿童都是令人欣慰的;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代理爸爸。每当孩子开心地来到儿童之家或恋恋不舍与老师和社工们挥手相别的时候,慧莲心理的同事们都觉得他们的工作有意义。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