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疫社区(村)”创建丨杏子铺镇合心村:防疫禁燃双管齐下 硬措施引领文明新风尚
2022-04-21 08:47:40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 编辑:李娟 | 作者:周伟华 李奕          浏览量:62721

“刘谷初老人这场白喜事,各级干部现场值守防控疫情,村里红白理事会监督禁燃禁炮,健康有了保障,做到了生态环保,又省钱省事,还让乡风文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日,双峰县杏子铺镇合心村乡贤刘上梁说起刘谷初老人的丧事,逢人就说村上的工作做得好。

4月17日晚,90岁的老党员刘谷初去世。刘家想热热闹闹大办一场。村党支部书记刘亚辉得知情况后,迅速报告镇联村工作组和双峰县委党校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然后马上召集村支两委和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开会部署,结合村上红白喜事理事会制订的村规民约,制定刘谷初老人白喜事疫情防控和禁烟禁炮工作方案。

当天晚上11点,刘氏亲房治丧委员会10多人正在讨论治丧之事,远在双峰县城的胡清芳迅速赶到村上,和村干部来到治丧议事现场,把疫情防控要求和村规民约跟刘家治丧委员会和刘家孝子详细讲解,要求刘老的丧事必须严格按疫情防控要求和禁燃禁炮的村规民约条款抓好落实,凡在外地、特别是在疫区的家人、亲戚,不得回乡奔丧。

“刚开始接到村上的电话,让我不要回家,我心里想不通,很生气。后来胡清芳一再做工作,苦口婆心,把我打动了,我还是决定不回家了,不给家乡添麻烦,我在广东遥祭爷爷算了。”刘谷初老人的孙子刘卫华打电话给家人说。

“通过做工作,刘家孙子刘卫华、黄满春等4名直系嫡亲及20多名侄子侄孙都被劝阻在广东等地,没有回家戴孝治丧。刘家人在疫情防控期间顾全大局,值得全村人民学习。”胡清芳在村干部会议上说。

在治丧现场的两个入口处,胡清芳率领村干部和红白喜事理事会10多人,分成2组,分别在入口处设置疫情防控健康和禁燃禁炮劝导站,对前来吊孝的亲戚朋友进行登记、测温、消毒、扫码、查验,督促佩戴口罩,对亲友吊孝祭奠的鞭炮和花炮,先收缴保管,待客人离去时再退回。“我村红白喜事理事会规定村民过世办丧事停留时间不超过五天,乐器不超过三套,不放烟花爆竹,酒席不超过十桌。

从2019年3月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以来,仅白喜事21场就节省了开支30多万元。”合心村红白喜事理事会理事刘国辉,掰着手指跟村民说起禁燃禁炮的好处来:一是禁燃禁炮減少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节省了开支1.5万元以上;三是消除了攀比,营造了良好的乡风文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刘亚辉等村干部天天坚守健康劝导站,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严格落实,在外地的孝子贤孙和亲友全部劝导未回,本地的亲友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分批次吊孝祭奠,不留饭、不扎堆,亲友派代表吊孝或代为吊孝,吊孝亲友总量得到了控制,数量在50人之内。禁烟禁炮的村规民约也得到严格遵守,没有出现乱放烟花爆竹和其他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

近年来,合心村制定了符合村情的村规民约,大力倡导文明风尚,村规民约与村事村办双保险等“三治融合”成为合心村建设美丽乡村善治的重要举措。村里的“三治融合”让乡风文明有“法”可依、有“地”可管、有“镜”可照、有“尺”可量,乡村综合治理的效果更加凸显,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