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峰评论 | 弘扬劳动精神 培育大国工匠
2022-04-29 17:27:14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 编辑:李娟 | 作者:阳丽君          浏览量:8653

4月27日,正值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中特别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总书记的贺信,肯定了技术工人队伍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劳动者的奋斗方向,增强了劳动者的信心,必将指引广大劳动者扎实工作、昂扬奋进,为国家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强调劳动的价值是永远的时代底色。千百年来,是劳动者创造了历史、开启了文明。纵观社会发展,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都是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的。始终是一代代劳动者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放眼世间万物,稻禾香、仓廪实,源于农民披星戴月的勤耕苦作;广厦千万间,由建筑工人一砖一瓦搭建;街道整洁,城市靓丽,藏着环卫工人的早出晚归;国之重器、民之利器,每个零件都经过工厂车间的精细打磨……始终是一代代劳动者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铸就了今日繁荣昌盛的辉煌时代。再看个人、家国发展,国家兴盛靠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社会发展靠大家的劳动推动,家庭幸福靠全家的劳动支撑,个人成功靠自己的劳动造就。一切幸福源于劳动,任何财富需劳动求取,美好梦想靠劳动实现。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想要阔步向前、持续向上,我们就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浓厚氛围,坚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让“中国精神”造就中国伟业。

提升劳动者技能,打造“大国工匠”,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劳动者是支撑中国制造的重要基础,劳动者中的技术工人队伍是中国创造的牵引力,对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技能人才短缺,市场需求旺盛。我国技能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市场需求超2倍之多;结构发布也不合理,中低级技工居多,高端技能人才稀缺。作为制造大国,“技工荒”现象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制造业自身的转型,都呼唤更多产业工人提高自身素质、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所以,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变身,必须大力建设一支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让技术工人练就高超本领,撸起袖子加油干;打造一批有干劲、敢担当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让“中国力量”成就“中国创造”。

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使劳动者更有尊严;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使劳动者更有技术。以工匠之技促中国发展,以劳动之力铸雄伟大业。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热点专题
时政要闻
精彩推荐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