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要始终秉承勤俭节约之道,懂得珍惜,方得幸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格言联壁》有言:“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价值观里,俭朴就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品格、一种德行,是培养个人良好道德和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时至今日,这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美德仍然对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勤俭节约对整个社会风气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反之任由铺张浪费成为在全社会蔓延的不良之风,就有可能积习难改、积重难返。我们应该把这传统美德保留下去,做一个自知、自律、自省的勤俭人,自觉树立健康适度的生活方式,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是安邦定国的重要法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至今流传。正是“与中人之家卧榻无异”等良好的习惯,让勤政廉政蔚然成风,为洪武之治奠定了良好基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骄奢淫逸致使家国颠覆的例子同样不少。勤俭节约是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我们的手中挥霍浪费,我们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坚决杜绝浪费。
勤俭节约是兴家立业的必然要求。“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有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一生勤俭持家,临终前,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兄弟俩将匾一锯两半,老大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却因为家中大手大脚,家无余粮;老二尽管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却疏于农事,难以持久。后两人吸取教训,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
自古以来,败家容易兴家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想要兴家立业,勤俭节约是最有效的途径,是必经的途径。勤劳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兴盛,节俭决定了一个家庭能否长久,我们必须坚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每个人要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付诸实践、见诸行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克勤克俭”“戒奢以俭”的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责编:吴浪
来源:华声论坛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