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峰评论 | 三方齐发力,织密文明网
2023-05-23 09:31:47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贺磊 |          浏览量:44904

新双峰评论员 刘璐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文明光辉延绵不绝。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但高铁“霸座”、摇树折枝、乱闯红灯等不文明现象仍时有发生,不仅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众安全,更有损国家的形象地位。新时代新要求,需要国家、社会、个人要齐发力,织密织牢“文明网”,展现与“礼仪之邦”相匹配的中华风范。

推动法治建设,服务文明大局。法治是文明的基石,是生活的刚需,应该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立法部门应面向大众广泛征求意见、大兴调查研究,与时俱进修改和完善网络造谣、医患纠纷、高空抛物等新问题的法律条例,保障群众合法利益。执法部门应增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水平,加大巡查处罚力度,将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诚信档案,一以贯之抓法律落实,让守法者畅行无阻,让违法者寸步难行。相关部门应利用信息基础和数字技术,推动法律标语、短片、讲座等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激发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热情,夯实文明法治基础。

加强社会协同,营造文明氛围。文明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各领域都有责任和义务倡导文明新风。教育方面,学校应注重德智培养,将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当中,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以评优评先为导向,加强青少年文明建设。文化方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充分挖掘和整合中西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科技,创造出弘扬正能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营造健康和谐的精神氛围。自治方面,自治组织要充分结合群众需求和意愿,制定社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并开展好家庭、好家风等评比活动,挖掘典型、树立先进,形成人人崇尚文明的社会风气。

提升个人素养,增添文明活力。文明社会为人民,社会文明靠人民。构建文明社会,需要政府、社会的主动作为,更需要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一方面要自觉学习,陶冶情操。作为社会文明的“最小细胞”,每位公民都应多读书、读好书,自觉用党的先进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头脑,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学明智、以学立德、以学促行。另一方面要自觉践履,守护公德。文明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享受社会文明便利的同时,每位公民都应主动践行公共道德,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参加公益活动、抵制不文明行为中涵养道德的涓涓细流,汇聚文明社会的汪洋大海。

公共领域的文明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成熟,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让它开展散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凝聚成既传统又现代的文明之光,将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行稳致远、走向辉煌。

一审:贺磊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责编:贺磊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