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双峰评论 | 以抽丝剥茧的韧劲凸显调研的内核
2023-06-14 09:13:51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 编辑:李娟 | 作者:彭牡 谷玲珑 李海航 胡彩霞          浏览量:28916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法宝”,对决策部署、推动工作以及抓好落实意义重大。

一要借势蓄力,杜绝“跟风学样”。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举国上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时,各地闻令而动。一时间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形式各异、内容丰富。一大批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深入田间地头,拜群众为师,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群众利益无小事,事事都要记在本上、放在心上、解决在实际行动上。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是在开展调查研究的时候,要做足“前戏”,切莫跟风而行,见样学样,如果跟风学样,只会是东施效颦,适得其反。开始调研之前,一定要找准方向,瞄准焦点,用活方法,调研的过程特别像农民“筛筛子”,要把控好调查的节奏、收取信息的广度,然后在“筛子”里一遍遍颠簸、过细,做到去芜存精、调而有料、调而有获。

二要问题倒逼,切忌“只调不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带着问题去调研,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着眼于群众实际存在的问题着手开展调研,才是切实管用的调研。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调查研究要得到真情况、真数据,“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这两天在新华网报道的河南滑县的一个乡镇府大门口上赫然写着“院内可以晒粮”,一下子引爆全网,亲民的话语,与墙上醒目的“为人民服务”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了小举措蕴含大智慧,将挂在墙上的为人民服务转化成了政府部门的实际行动,既解决了群众夏收晒粮的棘手问题,同时让政府的为民形象“出圈”,这正是调研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三要久久为功,严防“雨过地皮湿”。调研突出结果导向,坚持以终为始、久久为功。要让调研形成一个闭环,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直击要害;要通过一次调查,反复研究,仔细斟酌、集思广益,拿出一套可落地的方案,用切实有效的举措解决好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从中受惠,让党的大政方针落地见效,有利有益于广大群众。为确保调研成效,还要不定期针对前调研成果进行“回头看”,掌握进度,把握尺度。坚决防止“雨过地皮湿”,力戒走形式、走过场。形式主义不但没效果,还可能引发负面效应,产生不良影响,背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初衷;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查找问题,通过调研解决问题,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让调研的成果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助力。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