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作家》电台栏目第二期 | 聂超群:鸟鸣是水做的
2023-07-12 09:55:18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戴戈 |          浏览量:12273

名人故里品书香,红色热土写传奇,双峰有故事,山水皆文章。这里是双峰本土文学公众号《湄水文苑》。

鸟鸣是水做的

聂超群




璀璨的世间,有高山流水,更有清澈的鸟鸣。


我时常在梦中走进猪婆山林场。走进林场却寻不见出路,便梦见自己作了林中的鸟儿,任凭层峦叠嶂,总能振翅飞翔。


我一直喜欢并且羡慕林中的鸟儿,我一直梦想自己也能有一对可振的翅膀,当树叶深浓的时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飘飘摇摇、自由自在地低旋飞升。


鸟儿最有情感,从春天开始就一直在我的窗前歌唱。在唤醒黎明的清晨,常常可以听见窗外的鸟鸣,如珠玉一样弹跳着,起初,是一两声,怯怯的,像慈祥的母亲呼唤熟睡的孩子,因为短促的缘故,我不知道这声鸟鸣来自何处,是枝叶繁密的树网里,还是在镗亮的瓦顶上,抑或凌空来这么一两声。没有来由,也没有归去。


此时,鸟鸣声由原来的一声变得密密匝匝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子,像三五好友在拉家常,声音绵绵的、细细的,不急不抢,款款诉说,它们,率先唤响了大自然的沉寂。


这是自然界最美妙的语言。




哦,你瞧,当它们开始飞翔,总要一跃居于树冠之上,穿梭于林野之中,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在没有遮拦的明朗中快速地远去,彼此相距不远,却决不结伴而行,自由、平等、洒脱,那也许正是它们公认的信条!


在天边,一只鸟儿飞来了,它挥动着翅膀,箭一般由远而近,灰黑的翅膀蝴蝶般抖动着,是为了接受风儿的吹拂,让微凉的气息减低它身体的温热?还是单单为了炫耀它凌云的魄力和胆识?




在树冠的最高一层枝桠,它停住了,厚密的树叶遮盖了它矫健的身躯,然而它并不歇息,只是稍稍停留了两秒便箭似的飞到对面屋檐顶上,轻轻啄了一下自己的羽毛,便起身围着老财政局食堂瓦檐盘桓了半圈,振着翅膀向我不能视及的天外自由飞翔而去了。


哦,自由,你就是这世间精灵皆仰望的自由啊,什么时候才能为人人所得?为着自由,我羡慕林中轻巧的鸟儿;为着自由,我愿为鸟儿唱一首轻松怡人的情歌,为着自由,我更愿在笔下为鸟儿流淌更动人的文字。





有时,它驻守在浩瀚山林,有响彻群山的歌唱,有时,它淹没在堂榭小巷里,有忙碌的身影。有时,它抬头仰望,拥抱灿烂的星空。有时,低头俯视,它在依偎苍穹的大地。它与稻花密语,同春天歌唱,它饮一瓢桃花流水,纵情于溪。哦,这个自由的使者,我是多么的羡慕,多么的渴望,我又是怎样狂热地期盼这种纵情的飞翔!还有,这连绵不绝,密密匝匝的鸟鸣!


鸟鸣,它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心灵与自然的对话,可以让你获得生命至高无尚的享受,让你汲取快乐的源泉,它熨帖着我们日渐疲惫的心灵,它像高山和河流一样存在着,让自然界充满无穷的魅力。


清风明月,朝露晨雾,唯有它们愿意为我歌唱,愿意为我舞蹈,而这些怡人的鸟鸣,永远畅响在人类生命的长河里。




除了这些鸟鸣,我年幼时和父亲从一只大雁身上感知过鸟的人性美,更催发我们的人性觉悟。


儿时的一个下午,我和父亲拾捡柴火在四方顶林场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雁,带回家用绳子拴在窗前,打算第二天在锅里炖了吃,那天夜里,又飞来一只大雁,看上去更像它的母亲,它不停地低鸣,扑腾盘旋在窗前,两只雁不时发出凄婉的鸣叫声,让父亲动了恻隐之心,父亲放了小雁后。从此,父亲不准我们再伤害任何一只鸟,这种习惯一直流传下来。


    每年秋分后,群雁飞行,在有序的鸣叫声中,自由飞翔,它们排成一列列“人”字或“一”字,头雁发出雄壮悠长、嘹亮铿锵的嘎嘎叫声,那短促的声音后,更有一串连声附和,干净利索,在山谷震荡,余韵悠长,在我听来,它们的音符饱含着一种力量与信念,干净又透明。




鸣叫声渐远去,依然可以听到脆生生的一两声,自然的美好,人生的幸运,与静默的世界浑然一体。


一片黄叶飘落,连绵的鸟鸣声,在山谷中,在晨曦里畅响.....


     如此动人的鸟鸣声,一定是水做的。


  



本文作者:聂超群,笔名:西汉王朝,生于1978年12月,湖南双峰人,创业讲师。当代中国检察文学研究会员,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娄底市作家协会会员,双峰县作协副主席,双峰县《创客人》报主编。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