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故里品书香,红色热土写传奇,双峰有故事,山水皆文章。这里是双峰本土文学公众号《湄水文苑》。
老 屋
陈和丽
到了秋天,老屋里被收获的粮食、玉米、红薯、各种豆子堆满。这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老屋最开心的时候,我总能听见它发出吱吱嘎嘎的笑声,在屋后的松林里,在屋前的粽叶里,在母亲捶豆子的棒槌里。母亲将红薯磨出红薯粉,再做成粉条,粉皮。还做成白白的红薯干,甜甜软软的红薯片,一大张一大张的刮片,晒制的时候挂满了屋前的李子树。这是来年的菜肴,零食。 将豆子制成豆腐是我最喜欢的事。我会搬条矮凳放在堂屋里的石磨下,站在上面和母亲一起推动石磨,将豆子磨成豆浆。推得几圈,便手软没了力气,母亲一人推动着磨盘。我蹲在旁边,贪婪的望着一缕缕的白汁从磨盘里流出来,流进底下的木槽,再流进桶子里。随后,它会变成香甜的豆浆,白嫩的豆腐。我不禁咽了咽口水。 做豆腐一般在晚上,昏黄的灯光,将父亲母亲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我对制作的复杂过程不感兴趣,只期待母亲舀出的豆浆,豆腐脑。整个屋子都弥漫着豆子的清香,连老屋都醉了,愈发的昏然。 秋风萧瑟的时候,父亲母亲终于能停下沉重的户外劳作,有闲暇的时间拾掇一下屋子。将屋顶的漏捡一下,将土墙壁糊上报纸,将窗子的塑料薄膜换成新的,将柴禾整齐的堆满墙角。老屋重整了精神,眉开眼笑。 冬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不仅有温暖的火灶,有皑皑的白雪,还有小孩都爱的过年。 冬天的老屋,温暖又温馨。父母亲彻底闲下来了,母亲每天围着炉子纳鞋底,做鞋子。父亲拿起他的篾刀,做他最擅长的篾活。外面北风呼啸,屋内宁静安逸,只有纳鞋子的嗤嗤声和破竹片的咔咔声。 夜晚,父亲烧起灶火,母亲将豆腐放油锅里炸,不一会儿便浓香四溢。我等不及刚刚捞出油锅的豆腐变冷,抓起一块就往嘴里放,烫得呲牙咧嘴,手舞足蹈。吃饱了,蜷缩在灶塘边,看着噼啪的火苗温柔跳动,闻着隐隐飘来的煨红薯香味,听着屋后松林的呼啸声,想着今晚一定会有大雪吧,迷迷糊糊的睡去。 第二天,果然有大雪。那时的雪花像棉絮,铺天盖地,地上积起几尺厚,将屋前的地坪铺的平平整整,像厚厚的棉花,我忍不住想上去躺一躺。老屋戴上了一顶白色的棉帽,憨态可掬。风停了,屋前屋后的树寂静了下来,随雪花给它们洒上一层又一层白色的棉絮。老屋地势高,可以看到大片的平原和远处的高山,现在这些都掩盖在了这无穷无尽的白色之中,像童话世界。 雪一连下的几天,屋檐下会长出亮晶晶的冰棱。馋嘴的我会将它敲下,放到嘴里咬得嘎嘣响。我不甘寂寞,穿上长筒套鞋,在屋后的松林里乐此不疲地走着。我喜欢听脚踩进雪里的吱嘎声,喜欢看平整的雪地里自己留下的一串脚印,喜欢在寂静无声的松林里看天空扬扬洒洒的雪花。 然后新年要到了,我窝在灶塘边强撑着眼皮等父母给压岁钱。拿到钱后,在温暖的被窝里做一个香甜的梦,迎接新年的到来。 本文作者:陈和丽,笔名桃之夭夭,一个爱生活,爱文字的80后。公众号《灵魂冒热气的女子》主编。著有多篇小说、散文和诗歌。闲时爱看庭前花开花落,心绪总随天外云卷云舒。努力做一个看清生活的真相仍然热爱生活的小强!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