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作家》电台栏目第十六期 | 夏小莫:柴火烧香竹筒饭
2023-10-13 15:19:22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戴戈 |          浏览量:13165




第54期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陈沨,您正在收听的是由双峰县作家协会和双峰县融媒体中心FM88.8双峰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的公益文化类栏目《双峰作家》。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会吃、能吃,更懂吃。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写道:满汉细点,黄鱼腊肉,人间有味是清欢。汤包烙饼,酱菜豆汁儿,味至浓时即家乡。英国作家邓洛普在《鱼翅与花椒》中说: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一丝暂时的甜。由此可见,舌尖上的味蕾绽放不止关乎温饱、关乎生存,更是关乎心境、关乎品味生活。今天,双峰县作家协会的夏小莫老师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吃的美文,让我们跟随她的文字一起去领略来自美食的快乐吧!


柴火烧香竹筒饭


文|夏小莫


我常想,时光是可以用美食来记录的,一餐饭、一碗汤,或是一个粽子、一枚月饼,都刻画下了你吃到它那个时刻的心情和故事。而我今天的这份心情,属于竹筒饭。


以前我吃过两次竹筒饭,但都是在餐馆里,厨师做好了,端上桌来,伸了筷子就吃。但我总盼望着能有机会看到和参与竹筒饭的制作过程。


正巧,海哥在群里发消息说,这周组织大家去走马街镇峰哥的老家院子里一起做竹筒饭,吃柴火菜,我赶紧和几个朋友一起报了名。


负责做竹筒饭的大师傅是方哥,方哥介绍说,做竹筒饭的第一件事是砍竹子。咱们这次就在峰哥老家屋后挑了一棵好楠竹,怎么挑呢,老嫩适中,筒节尽量大一点、长一点。


砍回来的竹子,要用锯子锯成一段一段,每一段包括一个密封的竹筒,和一段竹板形状的尾巴,为什么要留尾巴呢?等柴火烧起来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在没有尾巴的那一端,用电钻开一个约拇指大小的圆孔,然后再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不过海哥告诉我,一般是在有尾巴的那一端开个小圆孔更好。刚开始烧的时候把这一头稍微垫高一点,可以防止水流出去。许多时候干脆做成两边都有尾巴的竹筒,两头都能挂靠在灶边上,只是那样费的竹子稍微多一点。


竹筒饭的主要食材是糯米,如果不喜欢太黏,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香米。米需要提前一天淘好,用清水泡上。第二天再拌上洗净切碎的五花肉、红枣、枸杞、盐和生抽等搅拌均匀,其中五花肉可以用香肠或腊肉代替,配料和调料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可多可少,不要喧宾夺主就行。





食材拌好以后,把准备好的竹筒立起来,孔洞朝上,拿勺子舀了食材,一勺一勺的通过那圆孔灌进竹筒里去,卡住了就用筷子戳一戳。这是一道很需要耐心的工序,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装了大半筒糯米后,再加少量清水,然后用削尖的胡萝卜把竹筒的那个圆孔塞紧,就可以上灶开始烧了。没有胡萝卜的话,用别的蔬菜也行。柴火灶的宽度,最好比竹筒短一点点,火苗不能烧得太高,用中小火比较好。


烧了一会儿,竹筒该翻边了。烧的时候竹筒的尾巴可以防止它滚动,翻边的时候可以用手抓住尾巴来翻,不会烫,这就是尾巴的重要作用。一定要有人守着火,及时翻边,不能让竹筒起明火,竹筒要是烧透了,里面的饭就没法吃了。





将近两个小时以后,竹筒饭终于烧好了。这时青绿的竹筒已经被熏得乌黑发亮。把竹筒稍微冲洗一下,立起来,手扶着尾巴,围观的有人喊了一声“杀猪啦”!砍刀应声落下,从中间劈开了竹筒,浅黄中点缀着五彩配料的糯米饭就出现在大家面前,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仿佛有点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的感觉了。


这时拿一个饭勺,把糯米饭从竹筒里铲出来,最后留下的那一层锅巴,带点焦黄色,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大家都抢着用手捧了吃起来。我笑着说:“今天咱们是吃到了真正的手抓饭呀!”群友老歌最有风度,一直忙着给女士们分享刚出锅的美食,铲了半天,自己还没来得及尝上一口。


这样烧出来的竹筒饭,软糯清香,一点点咸味又让它吃起来没那么容易腻。大家都笑着说,今天根本不需要菜,直接吃一大碗米饭就够了。





旁边的柴火灶上架一口黑色的铁锅,海哥系着粉红色的围裙,正挥舞着大铲子左右翻动锅里的辣椒炒鸡,火光映红了他的脸,香味飘散到院子里的每个角落。


转头再看看大家,有的在搞卫生,有的在摆桌椅,有的在倒水,有的在剥大蒜,有的在旁边的小菜园里摘辣椒,有的在一边烧火一边聊天。二十个人,组成了一个“临时大家庭”,好不热闹。


望着那简陋的红砖灶里跳动的橘红色火苗,我的思绪又开始天马行空起来。人生就是一天一天加起来的过程,而属于竹筒饭的今天,这看似粗糙却不简单的乡村饭食,带给我们的是亲近大自然和相聚温暖的一天。


(文中图片由作者和群友拍摄)


文章读完了,竹筒里五彩斑斓的米饭仿佛穿越空间,香味飘散在我们面前。柴火烧香竹筒饭,品的不仅是食物的清香,也是作者对烟火生活的回味,是对柴火乡愁的想望,更是亲近自然、亲近朋友、亲近生活的别样体验。


好的,听众朋友们,以上就是今天的《双峰作家》栏目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认识和了解更多咱们双峰本地的优秀作家,欣赏到他们的美文,那一定不要错过我们节目的播出时间哦——每周五晚上8点首播,每周日晚上8点及周一、周三中午12点重播,欢迎大家关注、期待。本期节目编辑王海霞、谢阿琳,监审彭璀铌、曹乐乐,监制刘颂阳、胡柳莲。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作者简介


夏小莫,湘中小镇女子,上班族,电力工程师。喜爱文字、植物和美食,崇尚七分理性三分感性,愿做个简单、真诚、快乐的人。原创文字公众号:我是夏小莫。



END



责编:戴戈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