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赏春
2024-03-11 14:54:51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 编辑:李娟 | 作者:刘自林          浏览量:45282

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记得年前,在朋友圈发了几张梅花图片,有朋友便问:“这是哪里?”眼下,正是好风南来、草长莺飞、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时候,我且推荐几个县城内游春赏花的去处。

春天的前奏和序曲,自然是梅花。在永丰这座小城,赏梅的最佳之处,就是县府了。在大雪纷纷扬扬的时候,或者雪后初霁的日子,你可以冒着严寒,携着浪漫,沿着那条一米来宽的步道,围绕县府,踏雪寻梅。这里有腊梅,也有红梅、白梅。腊梅为数不多,花期比红梅早半个月左右,花朵呈黄色,不太起眼,如果不仔细探寻,你肯定发现不了,只能嗅到它浓郁的香。但是不要紧,在对面曾国藩广场右边的小山包上,有数株腊梅,很容易就能看到。梅花迎雪吐艳,凌寒飘香,愈是风欺雪压,愈是寒冷,开得就愈是精神、隽秀。“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衬托着梅,梅装扮着雪。雪中赏梅,你一定会惊艳于它的俏丽、娇美,领略到它的铁骨冰心、坚贞不屈。除了梅,在县府,你还能看到浅草茸茸、新叶勃发,听到黄莺、斑鸠、杜鹃等各种鸟儿的啼鸣,莺歌燕语,百啭千声,娓娓动听。好一个满园春色!

春天的真正开始,是檫树开花。檫树生长在山里,县城内只有文塔山上可见。立了春后,登上文塔,向下观察,你会惊奇地看到,丛林之中,有高高的树梢正怒放着一簇一簇金黄的花,犹如绚烂的烟火,这就是檫树!如果你是第一个看见檫树开花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就是第一个发现和拥抱春天的人。檫树高大通直,早春满树黄花,晚秋红叶悦目,把最美奉献给我们。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站在文塔上眺望,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朦朦胧胧。眼前的山峰,则如浓墨重彩一般苍翠、深沉。湄水河,像一条碧蓝的玉带,蜿蜒穿城而过,自南而北,款款流去。河的西面,高楼耸立,如一个个快递包装盒,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河东,原野上,灰墙红瓦的农舍、开着黄花的菜畦、碧绿的池塘,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像一幅巨大的油画,丰满、浓艳、鲜亮。春天里,怎么能少了诗呢?文塔正门柱上佘国武先生撰的楹联:“奎塔凌云欣瞻胜概,凤池抟翼蔚起人文”,气势恢宏,不由让人想起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塔下,有面长一百多米的诗墙,镌刻着双峰自古以来几十位名人雅士的诗词佳作,不妨放慢脚步,边赏春,边品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拂堤杨柳醉春烟。春雨霏霏中,撑一把伞,悠闲漫步,从育才桥出发,沿湄水河,经万福桥,到湄水河风光带,一路烟笼雾罩,春色醉人。河边杨柳依依,葱绿的柔枝在雨中轻轻拂动,似青春的少女,一袭绿裙,轻歌曼舞,袅娜多姿。刚刚萌出的细叶,留驻着晶莹剔透的水珠,愈显水嫩。有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半卷着,还没舒展开来,宛若十二三岁害羞的小姑娘。紫叶李正热热闹闹地盛开着。桃树上满满的花蕾,在一天天长大,一天一个样,再过十天半月,它们就会竞相绽放,朝霞一般,人面桃花相映红。湄水河、四安埠河在此交汇,合为测水,测水又注入涟水。此处河面开阔,雾气氤氲,一汪溶溶的碧水,静静、缓缓地向东流淌。古朴的犁头嘴石拱桥,藤蔓悬垂,水一滴一滴从藤上跌落到河里,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清脆悦耳。桥的倒影,在细细、柔柔的清波中,晃荡,模糊,碎碎的。河对岸,浅草新翠,菜花金黄,垂钓者在抛饵、提竿。间或有几只白鹭,姿势优美地从水面掠过。绿柳,古桥,桃花,流水,飞红,清新的空气,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春,不能不去蔡和森广场和女杰广场。蔡和森,双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也是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人。在蔡和森广场,有四五株硕大的紫藤,缠缠绕绕,架在长廊上,灰褐色的枝蔓如龙蛇般蜿蜒。四月暮春时分,紫藤吐蕊,一串串花穗从廊顶垂下,层层叠叠,飞瀑一般。花呈蝶形,紫中带蓝,灿若云蒸霞蔚。李白诗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生动描写了紫藤优美的姿态和迷人的风采。这儿,还种植着有“胜利花”之称的山茶花,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初春开花,朵大艳丽,红英覆树,蔚为壮观,郭沫若先生曾盛赞:“茶花一树早桃红,白朵彤云啸做中。”双峰,被称为“中华女杰之乡”,中华百年八大女杰中,蔡畅出生于双峰,秋瑾、唐群英、向警予都是嫁入双峰的媳妇。在女杰广场上,矗立着她们和蔡和森母亲葛健豪、东方第一个女飞将、秋瑾女儿王灿芝、原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著名教育家曾宝荪的雕像。这里,栽种着早春开花的杏梅和玉兰。杏梅,为杏与梅的天然杂交种,花大而繁,水红色,花期长,《花镜》云:“杏梅花色淡红,时扁而斑,其味如杏。”还有树姿高大优雅、花朵洁白清香、象征富贵吉祥的玉兰,屈原赞其纯真、高洁、美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千古不朽名篇,料想不会忘了。海棠有“四品”: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贴梗海棠,又名皱皮木瓜,正在盛开,先花后叶,花红艳艳的,但却给人俗的感觉,木瓜海棠想必差不多。垂丝海棠,看名字应该挺美,可惜未见过。这里要说的,是西府海棠。曾国藩广场左侧,有一小片。这种蔷薇科小乔木,在陕西宝鸡尤多,为宝鸡市花,宝鸡古有西府之称,西府海棠之名,即由此而来。西府海棠,树态峭立,春天里出落得宛如十七八岁的亭亭少女,楚楚动人。先长叶,四五月间著花。花朵红粉相间,外浅粉内深红,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清丽雅致,娇艳欲滴,带着一股远离俗世红尘、不食人间烟火的缥缈仙气。一般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艳且香,为雅俗共赏的传统名花,素有“花中神仙”之美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还有很多传说、典故。唐代诗人沈立更《海棠百韵》:“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吴融《海棠》:“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宋代刘子翠:“幽姿淑态弄春晴,梅借风流柳借轻。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陆游两大才子,相差近百岁,却同为海棠花痴,他们写下的海棠诗词数不胜数,随便搜索一下,都不下几十首。更离奇的是,他们都有晚上秉烛观海棠的癖好,有诗为证,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陆游:“月下看荼蘼,烛下看海棠。”现代女作家冰心在《一日的春光》中写道:“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主最得意的作品。”我们,且耐住性子,等待海棠花开的高光时刻吧。

赏春,也不要忘了“双峰之心”绍塘公园。不过,与其说这里是公园,倒不如称绿地更合适。如果你想聆听小草钻出泥土窸窸窣窣的声音,想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想看细草芊芊,绿草如茵,那就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带着你的家人,一起来这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在绵软的草地上,亦坐亦躺,闻草香,玩游戏,放风筝,其乐融融。抑或,静静地读一卷书,看蓝天白云,遐思逸想,放飞心灵,都再惬意不过。当然,你还可以看到梅花,要敲黑板的是,有一些晚梅,三月还花开正艳。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在经过了紧张的铺排之后,春天,已经洋洋洒洒,骄傲、张扬地拉开了大幕,如同婚日盛装的新娘,充满了柔情、甜蜜和幸福,让我们约会春天,走近春天,拥抱春天。

一审:李娟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总编:刘颂阳

责编:李娟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bm@ldsf.com.cn

  下载APP